人民日报:追忆国之大医!吴孟超院士、吴佩煜教授今日落葬

2022-01-20 22:06:59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1941年,他和她是昆明郊区同济大学附中的同学,一件亲手织的毛衣拉近了彼此的距离;1943年,他们双双考入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此后60年风雨征程,他们携手走过,一个是肝胆外科专家,一个是妇产科专家——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原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吴孟超同志和夫人吴佩煜教授的人生故事。在爱人的支持和相伴下,吴孟超将毕生精力献给祖国的医学事业——建立了我国肝脏外科的学科体系,97岁仍奋战在无影灯下,主刀救治了16000多名患者,被誉为“中国肝脏外科之父”。

2021年5月22日,99岁的吴孟超院士与世长辞。此前,他的夫人吴佩煜教授亦已离世。1月20日,上海举办吴孟超院士和夫人吴佩煜教授追思既安葬仪式,相濡以沫的夫妇二人一同落葬于上海青浦福寿园。

仪式现场,播放了记录吴孟超传奇一生的人生电影?;嬷?,吴老这样回顾自己的一生:“我非常庆幸自己当年的四个选择:选择回国,我的理想有了深厚的土壤;选择从医,我的追求有了奋斗的平台;选择跟党走,我的人生有了崇高的信仰;选择参军,我的成长有了一所伟大的学校。如果说有什么成功秘诀的话,我这几条路走对了,就是秘诀。”

追思会上,主办方运用全息影像呈现出吴老的音容笑貌,通过技术手段复刻出吴老的声音,在现场与他的学生、护士、助手等身边人进行“时空对话”。当灯光暗下后,一束灯光打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沈锋教授的身上。

“沈锋,最近怎么样,学科上有什么好消息吗?”听到吴老的声音,沈锋眼眶红了。作为吴孟超的学生,沈锋这些年一直将研究方向聚焦于肝癌治疗上。他声音颤抖道:“吴老,在您的言传身教下,我们建立了国际首个肝内胆管癌的个体化分期标准,取得国际领先的远期疗效;同时,建立了肝癌术后复发防治新技术方案。没有您的谆谆教诲和大力支持,这些研究成果是不可能取得的。”

“随意,医院现在怎么样,安亭新院那边发展得怎么样了?我好想回去看看呀!”作为吴孟超的秘书,第三附属医院仪器科主任刘随意闻声流泪,为大家讲述了吴老寄托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安亭分院安亭新院上的梦想。

2006年春,84岁的吴孟超联合6位院士向国家有关部委呈送报告:“我们建议,以‘两弹一星’和‘神舟六号’攻关精神和运行机制为榜样,组成打破部门界限、学科界限的肝癌攻关协作组……”那年,吴孟超刚刚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也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医学家。十多年后,躺在病床上,吴老最关心的还是安亭分院的建设发展。他说:“等我病好了,我要住到分院去。”

20多名老中青三代吴老学生代表,依次点亮手捧的灯烛送吴老最后一程。吴孟超的声音再度传出,“孩子们,这世界上不缺乏专家,不缺乏权威,缺乏的是一个‘人’——一个肯把自己给出去的人。当你们帮助别人时,请记得医药是有时穷尽的,唯有不竭的爱能照亮一个受苦的灵魂。”

海军军医大学领导、吴老的女儿吴玲等共同为吴孟超院士、吴佩煜教授的纪念铜像揭幕。铜像左下角摆放着吴老的右手手模,这只手食指、无名指关节异于常人,是经年累月与手术刀并肩战斗刻画的痕迹。

鲜花铺就送别之路,回忆绵延大医千古。吴孟超院士走了,但他的精神将永远留存于世间,一如浩荡寰宇中“吴孟超星”依然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