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责任>公益合作>海港节地人文创举>

海港节地人文创举

福寿园海港陵园的开发,既是临港新城城市功能的需要,也是新城建设的需要,更是殡葬事业发展的需要

福寿园海港陵园的开发,既是临港新城城市功能的需要,也是新城建设的需要,更是殡葬事业发展的需要。临港新城所在地是浦东新区的芦潮港、泥城、万祥、书院四镇原本是农村地区。该地区的各乡镇基本上有公益性墓地和公益埋葬地。经初步统计,总共有10万具遗骨急需处理,其中大约有8万具遗骨散落在村头。由于历史原因,乱埋乱葬的情况较多,使港城的每一个开发都会与之“冲撞”,引发矛盾,影响开发工程的正常进行,构成了建设中的社会不和谐因素,只有集中安置才能腾出建设用地。临港新城是一座规划人口规模达100万的现代化港口城市,一旦达到规划人口,年死亡率以7‰计算,年死亡人口达7000人,确保公众“死有所葬”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因此,根据《上海市殡葬管理条例》的规定,港城将经营性公墓和殡仪馆建设列入到基础设施规划之中。

经过多家殡葬服务企业的比较和多方考察,临港新城管委会选择福寿园作为战略合作伙伴。2007年1月,由上海临港集团下属上海临港书院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上海福寿园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光明集团上海东海总公司于共出资人民币5000万元注册成立上海南院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经营字号:上海福寿园海港陵园),由福寿园集团按照市场化原则负责经营管理,得到了民政部的大力支持。

根据上海市城市及民政规划,福寿园海港陵园为陵园与殡仪馆二位一体,规划选址于浦东新区书院镇中久村安息堂,规划占地35公顷(525亩)一次规划分二期建设。陵园于2006年7月开始立项筹建,按上海市一级经营性公墓标准进行规划与建设,主要采用壁葬、墓葬为主,兼顾其他葬式,解决新城建设过程中的坟墓动迁问题,并为临港新城提供殡仪服务